风电场项目认证做为IEC规定的两大风电认证模式之一,已经在欧洲海上项目中广泛开展,甚至在某些国家的海上项目中成为强制要求。国内项目认证虽然没有实际应用,但随着海上风电的开发,项目认证以其“全面考虑风险,整体保障效益”的属性,受到越来越多开发商、金融保险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关注。
何为项目认证?
风电场项目认证是指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对风电场设计开发过程中机组的安全性、风电机组的场址适应性、支撑结构的安全性及制造、运输、安装和运维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督评估,并签发书面保证的过程。项目认证在风电机组型式认证基础上进行,通过完成特定的评估和监督模块后颁发相应的认证证书。项目认证保证海上风电场项目设计开发的规范性,在项目初期使项目风险得到充分考虑,并降低项目建成后的长期运行风险,整体上保障项目效益。
项目认证是否有国际标准依据?
项目认证的概念早在国际电工管理委员会(IEC)于2001年发布的IEC WT 01中即被定义;2010年,《IEC 61400-22:风力发电机组一致性测试与认证》正式发布,规定了风电设备与项目的认证模式包含型式认证、部件认证以及项目认证,该认证模式已成为全球风电认证体系的基石。2018年,IEC宣布撤销IEC 61400-22,并发布替换标准IECRE OD-501(风力发电机组及部件认证实施规则)与OD-502(风电场项目认证实施规则)。
为何海上风电更需要项目认证?
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与产业配套措施的发展,海上风电已然成为我国乃至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热点。与陆上相比,海上风电项目投资数额大,不确定因素多——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支撑结构和基础、海上升压站、海底电缆、甚至运维配套设施等方面都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从一开始的设计、制造,到环境勘察,施工、调试,再到后期的运维都需要更加严谨地防范规划,从整体上把控项目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项目认证对海上风电项目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欧洲风电大国对于海上风电的开发更为谨慎,项目认证不仅仅是获得融资和保险的筹码,更有甚者已经成为获得许可的必要条件。例如德国、丹麦等政府相继把获得项目认证证书列为海上项目开发的强制要求,这种趋势将影响到其他国家海上风电的开发。
项目认证在中国开展的形势如何?
从设计认证到型式认证,中国的发展已经比欧洲晚了大约10年时间,2015年,伴随国能新能[2014]412号文件的实施,中国风电才开始全面进行型式认证。目前国内针对项目认证属于自愿性认证,非强制要求,对国内海上风电市场来说,不少开发商和金融机构还未形成全面的风险保护意识。然而,随着我国的风电产业逐步接轨国际,一方面技术、设备、资本等出口逐年扩大,另一方面国际标准、金融与保险服务体系也在快速引进和转化,我国风电项目认证已经迎来全面开展的关键时刻。
海上项目认证如何开展?
根据国际标准,风电认证必须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展,由他们来判断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从而避免风电场项目设计的缺陷,解决机组在特定项目的适应性问题,同时对设备制造和项目建设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保证项目交付时各项技术指标能够达到设计预期,避免存在系统性风险。海上项目认证的价值不仅在于帮助项目的相关参与方识别和降低项目的长期风险,也由于它对于合理性、合规性的确认和背书,增强了项目的投资者、保险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于项目安全的信心。
鉴衡是我国最早在海上风电领域开展技术研究和检测认证实践的第三方机构,其在整体载荷仿真、支撑结构设计评估、升压站设计评估等项目认证的关键模块拥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并参加了IECRE OD-502标准的制修订工作。2019年10月,鉴衡发布《CGC-R49049:2019 海上风电项目认证实施规则》。该实施规则遵照IECRE所指定的执行文件与相关规范、标准,涵盖了海上风电项目所有关键阶段,并根据中国海上风电的行业现状和市场需求,提供额外的模块和交付物供客户选择使用,如一体化设计评估、电力系统设计评估、风电机组主体结构整体现场监督等。可选内容与IECRE体系具有相容性,在项目认证过程中,可选内容的实施将对客户关注的某些模块进行专项评估,降低该模块的技术风险。
项目认证的每个模块评估完成后,都会签发评估报告和符合性声明,如果整个项目的合格评估报告完成,可以获得项目认证证书。与此同时,为了确保项目已经覆盖整体内容,实施规则对后续项目的运行也会进行调试运维监督,争取最大化程度规避项目风险。
海上风能的资源是巨大的,海上风电领跑者应把握历史机遇,适应和引领发展趋势,通过项目认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高质量发展海上项目,推动我国海上风电产业健康发展。